1957年3月,六国正式签署《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⑨McDonough,D,Reich M and Kotz D,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Its Crises:Social Structure of Accumulation Theory for the 21[st] Centu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⑩Gordon,M,Weisskopf,E,Bowles,S,"Power,Accumulation,and Crisis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y:Explorations in Alternative Economic Analysis,no.226(1996). (11)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2月,第29页。(21) 其次,金融化所需的货币环境在80年代后期实行反货币主义政策时才得以具备,而并非70年代末实行新自由主义的货币主义所创造的。
在我们看来,左翼学者在使用新自由主义这一术语时,通常有两种相互联系却又存在口径上显著差异的含义:首先,新自由主义是指与凯恩斯主义完全不同的一套经济—社会政策,主张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反对政府干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结果是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从1970年代末到1995年持续下降,而在同期,劳动生产率则是持续提升的。(12)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资本主义的金融化》,《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7期。(27)而这一时期的新自由主义事实上已经成为美国在全球推行经济霸权的说辞。(28)英国《新左翼评论》主编佩里•安德森也强调,在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中,平等原则应成为自由社会的中心准则,在教育、劳动、居住、健康等方面,市场不可能保证所有人获得最起码的保障,只有通过国家的社会再分配政策,才能维护弱者的正当权益。
在诸多金融业管制条件中,有两项制度是决定性的:其一是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因此,对新自由主义与金融化这两个重大事项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意义重大。商业银行更有必要从体制机制改革和经营理念转变入手,加快推进自身的供给侧改革,以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进入专题: 供给侧改革 。投贷联动能够有效地将商业银行的资金、客户、品牌和渠道优势与风险机构的风控能力和投资能力的优势相结合,切实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充分调动银行经营管理人员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在负债业务方面,要转变以存定贷的传统理念,打造以资产驱动负债的经营思路,进一步提高负债的主动性。
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从外延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转向内涵集约式的增长模式,真正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经过20余年的稳步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重大突破,金融机构都已具有自主决定利率浮动的权力。
二是增强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定价能力,逐步弱化对央行基准存贷款利率的依赖。构建市场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业务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一是央行主导的商业银行基准利率体系应尽快退出,相应的由市场主导的金融机构利率体系应逐步建立,以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银行业应合理自主确定贷款抵押率、额度、期限、利率,简化贷款手续,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增加土地流转,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步伐。
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提高经营和决策效率。有利于资金流向高收益、高科技和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和初创企业,为中国经济再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让短期利率的变化能有效影响存贷款利率、债券收益率和其他市场利率。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和改革体制机制,金融机构将更有效地配置和使用金融资源,提高金融供给体系的服务质效。
以经营效率提升真正实现低资本占用和低成本扩张,以相对较少的资本投入驱动相对较大的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支持经济体正在开展的供给侧改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要打破传统管理体制的桎梏,深入探索事业部制和子公司制,推动经营管理模式从以块为主向条块结合转变,有效提升专业化经营管理能力,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奠定治理基础。
三是加大力度推进民营资本建立小型银行的过程,构建城市小型商业银行队伍,门当户对地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加强和丰富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针对性地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分散金融风险,降低企业负债率和融资成本。二、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银行自身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运行效率提升。通过大力发展投资银行、资产托管、财富管理、现金管理、交易型银行等新型业务和表外业务降低风险权重,使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低于总资产增速、管理资产增速高于资产规模增速。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也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定价、结构以及风险三方面的挑战。一是积极开展投贷联动,让双创成为发展新动力。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更有效地配置和使用金融资源,既是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也是银行推进自身改革和转型的需要。充分发挥党委、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作用,探索党委领导核心和现代公司治理有效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从风险管控来看,利率震荡导致波动性增加,加之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其强烈的逐利动机也可能带来轻视风险的倾向,这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资产业务方面,要顺应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发展的要求,把同业业务、债券投资等非信贷业务作为发展重点,降低信贷类资产的比重。
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健全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功能齐全和富有弹性的资本市场,有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更好地满足创新型增长模式下实体经济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通过实施用人薪酬机制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和全员全产品计价考核等制度真正打破大锅饭,推动银行从业人员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
进一步顺应利率汇率市场化、资产负债结构变化、表内外结构变化的要求,持续深入推进资产负债管理转型创新,推动资负配置和管理从被动、单一、表内向主动、多元、全表管理转变,更加注重全资产和大负债的动态、组合和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和变动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的引导金融资源配置,不断完善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交易机制,推动社会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大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以及表内外业务结构的调整力度,努力打造轻型银行。加大力度盘活信贷存量,促进僵尸企业和问题企业不良贷款的出清,推动不良贷款的化解和处置工作,严格限制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额度和规模。
而供给侧改革也是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助推器。金融业必须助力供给侧改革,亦将得益于供给侧改革。
虽然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未来仍有三方面任务需要持续推进。改变过去商业银行只为客户提供信贷支持,PE/VC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的方式,准许银行通过子公司开展投资,以股权+债权的模式,可以为创业期的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提供有效融资。
一、以针对性金融改革服务供给侧改革 2015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商业银行自身供给侧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领域。
近日,《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颁发,并鼓励地方政府部门通过贴息、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公司担保等多种方式,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及缓释机制。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依靠改革开放、加入WTO和劳动人口三大红利,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然而,近来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趋于优化、新旧能动力转换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依靠改革开放、加入WTO和劳动人口三大红利,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一方面,对科技产业、新兴行业、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做加法。
有利于促进居民财富的增长,引导居民理财和消费行为理性改变。如果说实体经济是肌体,资金是血液,金融体系则是血管。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在于金融端,关键是金融的制度性改革,核心是降低企业成本、去融资杠杆、提升资本效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本身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在中国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导致了对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产生了杠杆率过高、金融风险过于集中、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难题。
紧密贴合国家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大政方针,加大对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二是商业银行应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做好信贷投向的加减法。